新闻详情页
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网站>>民革要闻>>中央要闻
为农耕乐园寻得心灵原乡——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提案建言进一步深化两岸乡村融合发展         2025年04月17日14:34

一方农耕乐园,一处心灵原乡。近年来,两岸乡村经济合作愈加紧密,在传统种植养殖业、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促进了两岸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当下,两岸乡村在融合发展上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如政策衔接不畅、产业链协同不强、发展要素支撑力不够、青年人才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让一方农耕乐园,真正内化为两岸同胞的心灵原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提案》为两岸乡村在高质量融合发展上开出了药方。

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于2006年成立后,引进台湾新品种、新技术达260多项,建成具有台湾特色和台湾元素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50个,玉台合作推动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10余年前,台青大陆创业项目落地福建省泰宁县际溪村,打造的“耕读李家”项目让曾经贫困落后的际溪村实现了生态宜居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去年,“粤台农人共同体”活动在广东汕尾热闹非凡,一些台商台湾专家带来了CNT自然农法推广、甘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等前沿的生态农业理念和创新实践,为探索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新路打开新思路……两岸在乡村融合发展模式上不断创新,在时间的旷野里绘就了两岸农人的意趣和梦想。

“深化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同胞福祉的重要举措,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作为提案主笔人之一,来自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梁颖博士潜心研究两岸问题十余载,对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特别是两岸乡村的可持续融合发展保持着持续的关注和研究。

两岸在农业领域的合作空间十分广阔。台湾在精致农业、农产品加工、品牌营销等方面经验丰富,大陆则在土地资源、市场规模和产业配套上具有优势。大陆庞大的消费市场为台湾优质农产品(如水果、茶叶、花卉)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台湾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能助力大陆乡村产业升级,形成互利共赢格局。

梁颖告诉记者,这些年的有益实践可以看到,通过共建农业示范园区、农村电商平台、乡村旅游项目等,一方面,深化了产业融合,推动农业技术共享,提升两岸农业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也激活了乡村经济,带动当地就业,改善民生;与此同时,中华农耕文化引起了两岸同胞文化共鸣,基层交流深化了民心相通。“特别是通过乡村社区互动、青年驻村计划、非遗项目合作等,从福建、广西以及广东等地的实践来看,两岸民众可从中更能直观地感受到‘同根同源’的血脉联系,实现更为广泛的经济认同、文化认同。”

“尽管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现阶段,两岸乡村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潜能尚待发掘。便利与否,是台湾涉农企业和人才能否留下来的重要考量因素,也是两岸乡村发展可持续的重要变量。”梁颖认为,突破口就在台农台商项目落在地的服务质量提升上。

为了探寻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梁颖与研究团队的调研足迹覆盖了广东、广西、福建、浙江、云南、贵州等地,她也参与到了民革广西区委会组织的跨区域调研。在调研中,调研组了解到,“不便利”因素在多个环节尚有存在。例如,台企在大陆发展精致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主要配套要素如高标准农田、高技术人才、高品质物流等尚存在缺口;有些地区存在惠台政策兑现难,缺乏实施细则,项目申报审批流程较复杂;有的政策未从台胞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与有效性不足;两岸高技术人才的资质互认尚未广泛实现,对涉农科技台企支持力度不足等。

对此,提案建议,各职能部门要压实责任,多方面多层次地将涉农惠台政策向台农宣传,建立动态优化完善机制,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减少因信息更新滞后或配套细则缺乏,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要增强政策创新支持力度和政策供需匹配,对台农盼望解决的资金、用地、用工、用电等问题提高解决效率。

提案认为,完善更多便利措施还体现在建立两岸农业信息化平台,提供市场动态、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两岸农产品供需情况、价格走势等,以此帮助两岸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提高应对能力,为农业生产和贸易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两岸现代农业联动发展。

记者注意到,提案还建议探索建立两岸专业合作社新模式,在条件合适区域,由当地政府引导建立台胞参与的专业合作社,共享资讯、共创品牌、共拓市场。

关于建立两岸专业合作社新模式的思路,梁颖向记者进一步解释道,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台商带来的产业理念难以迅速被本土农户理解和接受,进而导致优质的种质资源难以发挥经济效益,先进的运作管理模式也难以推广应用。“需要当地政府花力气、花心思做好政策的精准扶持,把合作社作为基层探寻两岸乡村产业融合的切口,借鉴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先试先行。进而推动台湾农业与当地农民创业、观光旅游等领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她说。

说到政策精准扶持,绕不开带动就业超万人、年产值达数十亿元的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福建台创园”)。自最早的福建漳州漳浦率先开展创建以来,福建台创园引入台湾休闲农业理念,构建“一园一特色”发展格局,打造一站式政务与信息平台,推行台胞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其成功经验在于政策精准扶持、产业特色鲜明、科技与人才深度融合、平台服务高效以及两岸交流常态化。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也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路径。

“各地可从农业发展地域角度出发,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数字生产力等多维度融合和创新,借鉴福建台创园成功经验,挖掘中西部地区优势,如广西水果、云南咖啡、贵州茶叶等,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提案建议。

梁颖补充道,各地需要着重考虑福建经验如何灵活嫁接的问题,既要有地域“特”性,也要体现政策的“共”性、一致性。区域的差异,很可能导致惠台政策跨地域的实施出现断裂,台商就必须要考虑在非福建地区各项运营成本的变化。

此外,提案还就乡村人才方面提出了“加强两岸乡村人才联合培养,搭建科技合作平台”的建议并作阐述。提案认为,当前,人员交流形式多为短期访问和研讨会,缺乏长期、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参与交流人才结构较单一。“一方面,台湾民进党当局一再阻挠两岸交流,人才交流交往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大陆和台湾也同时面临着‘三农’青年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且情况也愈加严重。”

“当今,生活在Z世代的年轻人很多在心理上已流露出对农业文化的疏离。”梁颖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宁愿开咖啡屋,不愿种咖啡豆”。

对此,提案认为,要通过实施两岸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举办两岸农业科技博览会,创设专项奖学金、项目支持基金等机制,吸引更多的两岸同胞投身两岸乡村融合发展。

“深化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既是经济命题,也是文化工程,更是民心所向。只有通过务实的合作和举措,才能真正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推动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进程注入持久动力。”梁颖说。(吴姝静)

专题推荐

  • 民革十四届三中全会
  •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4全国两会民革参政议政专题
  • 新开局 新面貌 新作为聚焦民革十四届二中全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专题报道
  • 民革小小图
  • 组织换届